close

便利貼如何影響積木課小朋友的行為

本文授權: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相同方式分享
https://cc.ocf.tw/


前段時間因為朋友家中發了點事情,所以,找我幫忙代社團課:積木,而我答應了,在這個過程當中,運用了一些在品牌策劃上的知識與經驗,調整了上課的部份,產生不錯的收穫,這篇文章就是將一些調整的東西記錄下來,簡報在以下的網址,請自行下載,該簡報是採用CC授權
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drive/folders/1aFAcvNEYe7Znh6YLkRlBIsWLs4-XF-Me

如果你想先知道總結,可以先看下方:

增加:積木重複使用次數、作品數量、發問次數、爭論次數
行為:小朋友參考作品多的小朋友
人際:沒被關注的小朋友開始被關注


社團介紹

社團課是學校所主辦,每一年學校要舉辦什麼樣的社團、多少社團,由學校決定,並且學校會招募學生參加,不過,並不是每一位同學都會參加。
社團大多是2堂課,1堂40分鐘;在國小社團的積木課,由老師帶領小學生拼積木的過程中,可能會有主題作品出現,也可能一個有主題的作品都沒有,或者是,與同學之間開始玩丟積木的情形都有。有的學生在社團課下課後,還有課後輔導的課,所以,實際上,我不只是擔任老師,還有兼著當褓姆的意思,因為在這段時間內,我要把學生顧好,帶他們下課,或是交給後面的老師。

社團老師在法規上沒有明確的規定要具備什麼樣的資格,不過,社團老師都有專人尋找,或是由原本的社團老師推薦。我在擔任社團代課老師之前,我已經跟過至少3堂課,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整個上課情形、上課要注意的地方等,大致上了解社團課的過程。

從2019年9月開始代課,經歷過3~4間國小,帶過6個班,至少15堂,每班人數大約是10~15位,積木作品數最少1個,最多3個。
拼積木的主題這件事情是我自己策劃的,與帶我的朋友的上課方式不太一樣,未來有機會寫一篇關於拼積木的主題這件事情。


實驗運作方式

關於主題,如果沒為小朋友設定主題,觀察小朋友在課堂上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、有哪些行為?大多數的發展是以下這幾樣;

1.把積木組成陀螺,然後,互打(這與呱吉曾經拍過一部影片很像)這是國小男同學之間的交誼方式,女生就不一定 
2.拿積木互丟
3.隨意拼成一個作品,然後,拿自己的作品與同學的作品一起玩

依照原有的上課方式,將積木拼成某個東西,小朋友通常不會再去動它,可能會把它放著,放到下課,或是拿著它與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,玩膩了就放著。

在我帶的社團班級中,小朋友之間的互動常見是這幾種:活潑的跟活潑的玩、安靜的就靜靜的一個人坐著,在自己的小天地、男生跟男生玩、女生跟女生玩等等,少數有女生會找男生玩,通常男生就蠻秀氣的,也很有禮貌。另外,小朋友的發問次數非常低,如果發問了,常見的有「我可不可以不要玩積木」、「我可不可以去找誰誰誰一起玩」,所以,可以看成「小朋友的有效發問次數(與積木創作)很低。


實驗運作方式模型

2020-07-09_184400.png

這個模型是我自己在工作上使用,協助我產出更多種的載體進行實驗。


〔狀況〕

1每個積木只會被使用1次
2更多的積木,還是只會被使用1次
3這個狀況可以不用解決

在積木課的過程當中,無論準備多少積木,當積木被拼成作品時,小朋友不會想拆掉,再做出新的作品。
首先,我不會強迫小朋友一定要做出多少個積木作品,而是鼓勵小朋友做出自己喜歡的東西,小朋友有作品很好,沒有作品也沒關係,因此,在社團課時,是會出現小朋友沒有作品的情形。


〔提問、解析、回應〕

在積木課中,我在意的是積木使用的次數。積木使用的次數越多,代表小朋友不斷的在使用,甚至是重複使用,當積木的使用次數降低,代表小朋友沒有在拼積木。要如何估算積木的使用次數呢?從小朋友桌面上的作品數量,或者是出現不同作品可以發現積木是否不斷的在被使用。

小朋友會拿自己的作品與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一起玩,無論是什麼樣的作品,直到下課之前。在下課之前需要將積木拆掉,還原成一顆顆積木,而不是積木作品,這需要大量的時間,這時候小朋友的反應是「又要拆掉啊」、「好可惜哦」,然後,很緩慢的摧毀自己的作品。小朋友拼的時候拼很快,拆的時候,就是有那麼一點不願意拆。

在這裡就陷入了一個微妙的拉扯,「我希望積木的使用次數多一點」、「小朋友不太願意拆掉自己的積木作品」

我對於上課的過程,進行重新整理。我把大致上的過程寫在紙上,並且開始寫下一些簡單的描述、註解,然後,選擇一些小東西來幫助自己上課,簡化訊息,想一些方式強調我想做的「我希望積木的使用次數多一點」,然後找出一些方法能夠減緩那個當下「不太願意」的情緒

在「拆掉作品」這個狀態,我很快就意識到「紀錄」這個方法,也就是拍照。「拆掉作品」的延伸是為了保留、留下自己的成果、自己的喜好、自己厲害的地方,這個作品是我做出來的,沒有人跟我一樣。小朋友在這個過程,他的情感是往快樂的方向向上走,然後,會持續一段時間,如果有其他小朋友來問他做了什麼,那這個情感會在繼續往上爬,有時候起伏是很劇烈,像是某個小朋友發現另外一位小朋友做出恐龍造型時。經由拍照的關係將作品紀錄下來,並且將照片交給學校運用。

載體是便利貼,在我的座位的牆壁上就貼著便利貼。為什麼選擇便利貼,在選擇載體的時候,我有些考量:明顯讓我看到作品數量、小朋友容易上手,減少重新學習時間、價格低廉、容易取得等,白紙、方格紙、便利貼都在口袋名單裡面,最後選擇便利貼的原因是因為它還可以黏在桌面上,它額外有自我固定的功能,其他選項還要自備膠帶,而一張一張貼著在桌上會越來越明顯,將對周圍的人產生影響。便利貼的顏色選擇常見的黃色,大小選用的是常見的規格:7.6*7.6 cm。

紀錄與便利貼中間還缺少一點點東西。如何讓小朋友有願意使用?便利貼上面要寫什麼?然後又不能太困難,因為裡面有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,她的書寫能力一定非常差,甚至他們的拼音都可能還有問題。在展覽的角度來看,一個作品的展示會出現作者名字、作品名、想法、創作過程等等,這些最基本需要的資訊。考量小朋友的書寫能力與寫字的大小來看,最後,我只讓小朋友留下作者名字、作品名這2項訊息,其餘的通通不寫,最少是寫4個字,自己的名字常見是3個字、作品名至少1個字,要多寫些字很好。至於寫錯字就先放一邊,因為這不影響整個過程與小朋友想表達的訊息。


〔實驗〕

從整個實驗後的結果來看,作品數量從最多3個增加到11個,積木的使用次數確實增加了,原本願意拼積木作品的小朋友,更願意拼積木。

1設定主題確定這次積木作品的範圍
2用便利貼紀錄自己的名字與完成的積木作品名
3再使用手機拍照功能拍攝積木作品(因隱私權關係,不拍小朋友)
4在拍照過程中間有段等待的空檔
5與小朋友確認照片拍好後,小朋友會繼續在自己的位置上拼新的作品

周圍的小朋友都在看,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,等到我為第一位小朋友照片拍好之後,小朋友才開始有比較明顯的動作:拼積木。在這些流程中,額外產生新的東西:「老師照片拍好了嗎」;這是新的互動,這個互動來自於我向小朋友確認「小朋友自己」、「小朋友的作品與主題的關係」、「便利貼的功能」這三項,當我確認完成,我會拍照,並且回覆小朋友「我拍好了」,這個回覆的背後是「你的作品我收到了,我會交給學校」


〔額外收穫〕

在課堂中,上述的流程不斷的重複,在這中間我發現小朋友出現預料之外的行為,而且是不斷的重複發生。

1便利貼是老師的,老師給的東西就是獎勵、就是獎品;
2便利貼在桌面上的數量就是自己作品的數量
3因為作品數量的關係,小朋友會看誰做的作品多,超過4張就會出現競爭關係
4小朋友會去接觸作品多的小朋友,人際關係的範圍出現變化
5模仿其他小朋友作品,做出不一樣的東西

老師給出去的東西是獎品、是獎勵,這個發現來自於沒有拼積木的小朋友,他問了「老師我可以拿嗎?」,我想了一下才回覆「你的作品呢?有作品拿便利貼才有意義,如果沒有作品,你拿了也沒用」,後來小朋友回去拼積木。小朋友想什麼事都不做就拿到便利貼,才讓我意識到,我給出去的便利貼是獎品、是獎勵,這來自老師的身份與教育文化。我從小到大從老師得到的東西幾乎沒有,在我們台灣的教育文化裡面,什麼時候老師會給東西?給正面的東西?只有少部份的學生,也就是前面頂尖的學生才有機會享有。

便利貼貼在桌上,提醒小朋友自己已經做了幾個作品,同時,也在紀錄小朋友自己的作品產出歷程。當一位小朋友桌上的便利貼超過4張的時候,並且被其他小朋友發現時,就會引發其他小朋友的圍觀。這個特殊的行為在不同的國小、不同的社團班級中都有出現,而且過程一模一樣,後續所產生的影響也一樣。

當有小朋友的作品比別人多的時候,也就是有4張便利貼在桌上時,作品少的小朋友開始去接觸作品多的小朋友,這讓小朋友接觸他不熟的其他小朋友,在人際關係上產生新的變化,兩位小朋友對彼此都不熟悉開始產生新的互動,這之中雖然有些小摩擦發生,卻不影響小朋友們各自拼積木。便利貼在桌上,小朋友跑到其他人的位置上看桌面,就可以知道這個座位的小朋友做了什麼樣的作品,然後,他再跑回去自己的位置上做一個他自己想的造型,雖然作品名一樣,但是,外型有差異。所以,我會看到小朋友偶爾走來走去,東看看西看看,看看別人做什麼,自己可不可以做。

最後關於發問與爭論這部份我保留,因為這個部份是整個實驗最精彩的部份,簡報中有關於提問的內容,請自己提問、自己回答。


再說一次總結:

增加:積木重複使用次數、作品數量、發問次數、爭論次數
行為:小朋友參考作品多的小朋友
人際:沒被關注的小朋友開始被關注


以上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簽名檔:
我是自由接案獨立工作者 Eisen
任何商業委託、邀約,請先參考「認識我」的資訊
聯絡 Email:ajobtw@gmail.com

arrow
arrow

    Ei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